這個世界不是我們要征服的東西,痛苦不能被樂觀主義消除,歷史不能按照對我們有利的方式重寫。雖然這些真理可能有些令人失望,但它們能將我們從虛假的希望和精神支撐中拯救出來,讓我們更清晰地看見這個世界。這正是叔本華希望的結(jié)果,如果他允許自己擁有希望的話。
通過培養(yǎng)趣味的細致,我們能夠變得更少脆弱性,更少被人操控;隨著激情世界不再支配我們,理智和觀念的偉大領(lǐng)域?qū)⒃俅纬蔀槲覀兛梢詨虻弥臇|西。
聰明的個人并非天生聰明。聰明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習(xí)得的,通常都伴隨著一些困難。聰明人的視角往往很開闊。也就是說,它們并不集中在瑣碎和膚淺之物上,也不會局限于人類思想或行動的單個方面。
美國大學(xué)有各種各樣的形式,但是,其最獨特的元素之一就是實用主義的自由教育。這種形式的學(xué)習(xí)---無論你在學(xué)習(xí)什么---將習(xí)得具體技能(如讀書識字和簡單計算)與理解這些技能與如何應(yīng)用在更廣泛的背景聯(lián)系起來。
在《西西弗斯神話》中,20世紀法國存在主義者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寫過,“真正嚴肅的哲學(xué)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判定生活是否值得過等同于回答哲學(xué)的最根本問題。所有其他問題---無論是這個世界是否有三個維度,還是心靈是否有九個或者12個范疇,都是隨后提出的問題?!?/p>
古代懷疑論者使用懷疑作為探索世界的方式。后來的思想家們甚至破壞了這種可能性。
我們擁有的東西只是在失去了之后才能充分認識到它的價值,這個道理不言而喻。一生中從來沒有患過大病的人很難知道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多么可貴,他想當然地認為他的幸福是天生的,大多數(shù)人都有的狀況。
犬儒派哲學(xué)家第歐根尼(DIOGENES THE CYNIC)有一次在演出結(jié)束時,其他人都在往外出,他偏偏試圖往劇場里走。當有人困惑不解,問他為什么這樣做時,第歐根尼回答說,“這是我一輩子的做派?!保?/p>
人生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它是個巨大的機會,讓你玩得開心,讓你自己去創(chuàng)造意義---這是最新的后現(xiàn)代勵志咒語?,F(xiàn)在流行的樂觀的虛無主義潮流是21世紀新主張,闡述存在和價值都是毫無意義的教義。如果將人生意義是什么的問題輸入任何一個搜索引擎,你很可能得到樂觀的虛無主義作為答案。
受到蕭沆抨擊人類物種沒有邊界的自我中心性的啟發(fā),科斯提卡·布拉達坦在《失敗頌》中闡述了有關(guān)失敗的深刻見解和聊天漫談式的思考,作者不無挖苦地注意到,“人類的存在是兩個虛無之間短暫發(fā)生的瞬間。第一個虛無---濃厚的、難以穿透的虛無,接著是火光一閃而過,隨后又是沒有盡頭的虛無?!?/p>
作為富布萊特獎學(xué)金、美國人文基金會、梅隆獎學(xué)金獲得者,萬教授撰寫、編著和翻譯了10本中國哲學(xué)和比較哲學(xué)著作。在采訪中,萬教授分享了他對哲學(xué)的理解、東西哲學(xué)傳統(tǒng)的認識,并回答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若干技術(shù)性問題。
薩特因為存在主義而天下聞名。卡爾·雅斯貝斯(Karl Jaspers)不僅在時間上領(lǐng)先于他,而且提供了一種擺脫絕望的方式。
科斯提卡·布拉達坦著的《失敗頌》考察了若干思想家,他們拒絕世俗的成功觀念,反而更喜歡在失敗中掙扎。
我想移民美國,但我立刻認識到美國人對轟轟烈烈的成功的崇拜,對評定等級和排名的狂熱追求,以及上癮性地在任何事情上追求完美,但這些只是華麗的外觀。在這樂觀的虛飾背后潛藏著對失敗的強烈恐懼:害怕下降、跌落、丟臉、喪失他人尊重,害怕被排除在外和淪為邊緣人。
孟子和荀子并不像人們最初想的那樣截然不同,兩位畢竟都是儒家。從更深層次上閱讀,兩者都主張教育是重要手段,讓個體變得善良和道德高尚,讓社會變得和諧有序。他們的差別主要在于這種教育影響人的道德的方式----要么主要靠思考,要么主要靠學(xué)習(xí)。
在其最新著作《失敗頌:謙遜的四個教訓(xùn)》中,哲學(xué)家科斯提卡·布拉達坦注意到,說起人類的起源和最終命運,人的表現(xiàn)實在一點兒都不出彩。不過,他倒是沒有多么懊惱。他強調(diào)說,我們命中注定要失敗,我們創(chuàng)造自我的任何嘗試都在死亡這個框架下進行的。
本文闡述不一致或我們?yōu)楹涡枰亓ⅹ毿?,而非人云亦云。躋身于群體之中賦予你了不起的威力,甚至令你陶醉,難怪我們需要叛逆者。
如果我告訴你,根本就沒有什么個人行為,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每次你吃飯、上樓梯、讀書,你都不是正做之事背后的唯一行動者,而是參與到共同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是像戲劇表演一樣的表演行為,這將意味著什么呢?
對人類物種中的男人來說,本文可作為對上了年紀的男人的警告,包括我本人在內(nèi),我已經(jīng)超過55歲(很不幸,我在不止一個方面都歸屬該群體)。年紀越來越大的過程中有些方面不是心臟衰弱的男性所專有,尤其是大部分時間都坐在辦公桌前寫作和讀書的人。
百年之后,我們再來反思現(xiàn)代派三本里程碑式的著作---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艾略特的《荒原》和路德維?!ぞS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xué)論》。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