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胡適撰成《章實齋先生年譜》,梁啟超對此書評價頗高,他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言“胡適之之《實齋譜》,不惟能擷譜主學術之綱要,吾尚嫌其未盡,并及時代思潮,凡此諸作,皆近代學術界一盛飾也”。梁氏如此溢美,可見《章實齋先生年譜》在當時聲譽甚隆。在《章實齋先生年譜》中,胡適對清代學者章學誠所提的“六經(jīng)皆史”之論···
近日于網(wǎng)上看到某堂主,大肆炫耀其子考上國內某知名大學,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一如當年力推純讀經(jīng)時,其子進入文禮書院時之情態(tài)。當然其現(xiàn)在主張,已是反對純讀經(jīng),而主張讀經(jīng)與體制結合了。然讀經(jīng)與體制究竟該如何結合,此問題若不能澄清說明,恐怕到頭來又是重蹈當年覆轍,世間事蓋先理明而至事明,未有理不明而事能明者,智者不可···
鑒于殖民歷史和針對那些被認為可拋棄的弱勢群體——土著居民兒童的暴力越來越多地被掩蓋起來,加拿大必須拒絕對歷史記憶的攻擊,以避免當今在美國發(fā)生的事在加拿大重演。它必須加大能支持種族正義和公民文化的教育體系的投資。如果民主要在加拿大“重新呼吸”,歷史就必須成為批判性探索的對象而不是盲目的尊崇。
喬治 ? 斯夏拉巴(George Scialabba)長達四十年的文學和政治批評就證明了他的道德水平和想象力深度,正是這些讓他始終能將同情、慈悲和耐心運用到復雜觀念和同樣艱深的作家身上。對斯夏拉巴來說,這種思想美德不是批評的替代品而是前提。他尋求表達的是帶著人文關懷的社會主義,這是我們政治經(jīng)濟的最佳選擇,也是社會明確追求的烏托···
西方文化是從對未來前景的渴望中產(chǎn)生的。這是為什么未來拒絕被馴服或者被躲進可預測的計劃中的重要理由,因為這將讓人屈服于社會改造工程師的實證主義心血來潮和施虐狂。
我們看到雖然情感和理智之間存在分界,但這個邊界并非不可跨越。這首先通過顯示激情是我們的理智能力可以理解和使用的而展現(xiàn)出來,激情能夠被指代為旨在解釋行動欲望或為之辯護的組成部分。在此基礎上,它被視為激情即便可能有些身不由己,但仍然能夠依據(jù)個人的判斷標準以理智的方式行動。
“新安理學”是理學的一個派別,由于它孕育、形成于徽州地區(qū),而徽州古稱新安,故名新安理學。它從產(chǎn)生、發(fā)展到趨于衰退的過程,跨越了宋、元、明三代,直到清代樸學興起之后,始轉向衰微。
這個城市常年居住著150萬人口,‘以其人煙浩穰,添十數(shù)萬眾不加多,減之不覺少’。而據(jù)我所知,倫敦、巴黎、威尼斯,歐洲最繁華的城市,人口也不過10萬。尤其難得的是,在我們東京,市民最重人情高誼,但凡有外地商人剛至京城租住,人生地不熟,鄰居都會過來幫襯,送上湯茶,指引怎么做買賣。我們城市的大酒店,只要酒戶來打過三兩次酒···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弊怨乓詠恚腥A民族便重視家庭與家庭教育。家庭是“國之本”,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抖Y記》提出的“大學之道”,包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層次。這既承載了儒家士大夫“兼濟天下”的政治理想,也可視為對傳統(tǒng)教育理論的一種概括···
在政治上,集體主義都善于犧牲個體,包括個體的權利、利益和生命。不僅弱勢群體容易遭災受屈,特權階級也難免受苦受難。在整體上,后者的苦難和后患更為深重,下場普遍悲慘。故東海無數(shù)次強調,極權主義沒有贏家。 作為一種學說,集體主義蔽于集體而不知人,更不知仁。故集體主義必不講人權和仁德,講也是空講。集體主義之本質就是與···
夫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當權者可不戒慎恐慎也哉!天道輪回,報應不爽——為政者豈不警鐘長鳴也哉!言猶未已,感而欲詩,姑錄於前,聊充小序云。
7月3日,以“守正達人——傳統(tǒng)文化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主題的敦和雅集在杭州良渚順利舉辦,本次活動由敦和基金會主辦、古道書院聯(lián)合主辦,20余位傳統(tǒng)文化教育相關的實踐者、研究者共同參與研討,希望通過雅集搭建一個更開放創(chuàng)新的交流平臺,讓彼此了解、相互啟發(fā)、攜手共創(chuàng)。
這就是乘人之危、趁火打劫,發(fā)不義之財。我寧可淋雨,也不能服從這種行為。當時我就想:一個文明社會,一個良心企業(yè),恰恰應該在此刻降價,而不是抬價。我的想法,這個世界上有哪個地方實現(xiàn)了,請讀者賜告。是的,理想的文明社會是遇災降價,體現(xiàn)與國同體,仁義禮的高度;一般的平庸社會,即便是不降,也不應漲價,此可理解為行其素行···
山東曲阜是孔子的故里。孔子第77代嫡孫、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先生一生五德踐行,尊師重教,他對老師莊陔蘭、李炳南一向深懷敬意,尤其與李炳南先生相知相伴40載,患難與共,生死相依,其情誼感人至深。
那么宋仁宗對柳永的態(tài)度呢?多則宋人筆記都提到:仁宗皇帝很不喜歡柳三變的“淫冶謳歌之曲”。相傳柳三變曾有輕薄小詞《鶴沖天》傳入內廷:“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比首诒阍诳婆e考試中特意黜落了柳三變,御筆批示:“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后又有人向仁宗舉薦柳三變,仁宗說:“得非填詞柳三變乎?”舉薦者說:“然。”仁宗說:“且去···
先秦時期,由于特殊的政治和社會環(huán)境,當時的學者或學派大多都擁有強烈的救世治世精神。各學派極力向世人展示他們的政治理念,目的都是為了重建天下秩序,實現(xiàn)天下的統(tǒng)一和太平,從而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那時,各個諸侯國都蠢蠢欲動,相互攻伐,造成天下秩序失衡??鬃诱J為,治世首先要“治心”,人心浮動必然不守規(guī)矩,相互侵奪。
在我國傳統(tǒng)社會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間內,士人是儒家文化的擔綱者。在韋伯看來,士人作為治理者,與天子共享權力。無論二者在歷史變遷中所形成的張力如何,都使得傳統(tǒng)社會的治理結構深刻地打下了儒家文化的烙印。這種現(xiàn)象在傳統(tǒng)社會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占據(jù)了主流。誠然,舊的治理思路不可能會在新的時代找到完全再生的土壤。然而,如果將···
在近代奧運歷史上,由于國力和體育運動普及的原因,中國曾經(jīng)只是一個邊緣性的存在。不過,隨著國家社會與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中國和奧運會的關系正在發(fā)生著根本性的變化。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當“我和你,同住地球村”的歌聲響起,當“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口號傳遍世界的時候,中國熱情擁抱了世界,也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人對于奧運的···
《海東五百年》是一本向中文圈讀者介紹李氏朝鮮王朝(1392-1910)歷史的作品。不同于現(xiàn)有中文著作多聚焦于中韓文化交流或特定議題,此書是個人所見第一本由中文圈學者所撰寫的朝鮮王朝史?;谶@項理由,同為朝鮮時代史(以下稱朝鮮史)研究者的我收到書稿時非常興奮,立即開始研讀。
2020年世界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疫情嚴重影響了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但是我國有效控制了國內疫情,在疫情中的所做所為極大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強大力量。我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形成的抗疫精神已經(jīng)成為社會道德共識,這種共識是對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繼承與延續(xù),也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抗疫英雄事跡等的實踐證實。但是很多人仍然缺乏思考危難的能力···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