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解釋了臨終時刻為什么更重要。
在我看來,自發(fā)的協(xié)調(diào)性(即沒有統(tǒng)一操控的協(xié)作)要比具有神秘色彩的榮格的共時性更能說明儒家的和諧概念。同時,我不排除因果聯(lián)系在和諧過程中的作用。我尤其贊成范教授關于“和諧主義是儒家倫理學的首要特點”之觀點。
我認為,這里真正的問題不是契約傳統(tǒng),而是超越國家的全球化是由為了自己利益可以不顧一切的民族國家(nation-state)主導這一悖論。對此,我也在我的新著里提出了以“仁責高于主權”為原則的儒家新天下體系。我想,上述在政治與制度層面上的努力,也許才是大疫當前,儒家能夠做出的貢獻。
范教授強調(diào)儒家不以契約關系理解家人關系乃至五倫,可能是出于對契約的某種成見,這種成見以為,凡說到“契約”,就是西方功利主義所講的那種帶有很強的物質(zhì)利益交換意圖的契約。儒家固然沒有這種強烈的功利意圖,但也并非毫無平等互利的契約意識。
福山對儒家文化的當代愿景多有論述。分析福山對儒家思想的認識,是觀察大疫背景下,儒家倫理學在西方倫理學界處境的有益管道。
范瑞平教授重點闡述了“為什么應該主動訴諸儒家文化的倫理資源來思考新冠肺炎疫情所引發(fā)的危機以及當今世界所面臨的挑戰(zhàn)”。那么,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儒家文明的倫理資源究竟是什么?儒家文化的倫理資源如何解決新冠肺炎疫情所引發(fā)的危機和挑戰(zhàn)?
筆者非常認同范教授的此一主張,也基本贊同他所提到的儒家和諧理念應對新冠疫情的殊勝之處。但正因為這一主張在思想和實踐上的重要意義,它值得細致的審查、辯護和批判。本評論試圖從儒家和諧文化的角度回應新冠疫情應對中的關鍵問題,也是與范教授進一步商榷。
儒家自然反對如此坐等病毒肆虐的「佛系模式」,西方社會最后也都全力去防堵病毒,沒有任由病毒肆虐到盡的方式。西方也有年青人認為自己身體強壯,不怕病毒,或認為這只是一種流行感冒之類,因而輕忽不理,以政治之自由權利來拒絕政府強制戴口罩,禁止聚會等限制令。此與西方自由主義或個人主義無關,更與原則主義無關。但由此而產(chǎn)生對···
東亞國家對于這次疫情的應對,至少在疫情明顯出現(xiàn)之后,總體上處理得較之西方國家更好,背后實有不同的倫理精神的反應和支撐。本文訴諸儒家美德倫理學的資源,宣導人類進行倫理學的范式轉(zhuǎn)向:我們需要和諧主義(而不是科學主義)的發(fā)展觀、美德主義(而不是原則主義)的決策觀、家庭主義(而不是契約主義)的天下觀。
山東是齊魯之邦、孔孟之鄉(xiāng)、儒學高地。自周公封魯、太公封齊以來,文化即已繁盛起來。之后,出現(xiàn)孔子、孟子兩位圣人。荀子也曾十五歲游學稷下,三為祭酒,最為老師,后為政蘭陵,著書終老此地。先秦三圣賢以道自任,燃燒自己,發(fā)光發(fā)熱,照耀著齊魯大地。自此之后,山東與孔、孟、荀三位圣人就分不開了。齊魯學人莫不引以為豪。
在中華文明五千多年歷史發(fā)展中,古代都城及宮城布局形制所蘊含的“中和”理念被中華大地的各個民族所認同。考古發(fā)現(xiàn)與古代文獻記載均佐證這一歷史。鮮卑民族從大興安嶺南下,經(jīng)內(nèi)蒙古盛樂、晉北大同(平城)建立北魏王朝,最終徙都“天地之中”洛陽,繼承漢長安城、漢魏洛陽城布局形制,營建北魏洛陽城,使都城的“中”與“中和”理念更為深化···
作為美國和西方兩大文化體系,人本主義和神本主義的矛盾具有原則性,是美西的內(nèi)在性和國家精神矛盾。
中國在這次疫情應對中取得可喜可賀的成績,而西方各國,特別是美國至今仍是疫情重災區(qū)。福山認為中國的強大執(zhí)政能力是關鍵因素,但是正如范文所指出的,儒家傳統(tǒng)倫理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可是卻被很多人忽視了。因此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儒家倫理的重要性,需要重新認識儒家倫理學相對于現(xiàn)代西方倫理學的優(yōu)越性,需要思考為何大疫當前儒家倫···
新冠發(fā)生時,在日本,寫過幾則想法。2020年3月回國,隔離十四天(3、21—4、4),期間有感而發(fā),每天寫想法一則,計十四則,近八千字。耳聞目睹,心有不安,故不憚譏罵,萌生推出之念,若這些隨手記下的淺薄而雜亂的想法有裨于時事,則幸莫大焉。
《荀子集解》為有清一代荀子整理、校釋的集大成之作。王天海曾將其總結(jié)為四大特點。一、列考證;二、存古注;三、擇善本;四、集眾說。中華書局版《荀子集解》,惜乎未盡善,版版仍舊貫。王天海曾有兩大長篇校勘雄文論述。
《唐文治集》全18冊六百余萬字,由澳門大學鄧國光先生主持整理,含《文集》6冊、《經(jīng)學論著集》6冊、《性理學論著集》3冊、《文章學論著集》3冊,作為國家十三五重點規(guī)劃圖書,現(xiàn)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如期出版,唐先生的可佩事跡、精神旨趣、思想學術乃至心跡情感得以完整呈現(xiàn)。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再次成為我們這代人所面臨的···
特朗普只是藥方,對藥方的政治批判與清理,無法取代對美國真實問題與矛盾的診斷和回應。美國民主重建不是以批判特朗普結(jié)束,而恰恰是以其為負面典型和反思開端,并有勇氣直面特朗普主義所捕捉和提出的相關問題,相應設計和提出具有真正科學性與民主建設性的制度化解決方案。
芻議“實事求是”、湖湘文化與岳麓書院,這個題目看起來有點散,其實有一條線索,把這三樣東西連接起來、貫穿起來。這條線索就是“認識論”。湖湘文化也好,湘學也好,跟認識論有很大關系。
儒家的學問究其根本是做人的學問。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怎樣去達成這樣的目標?是孔子以降的儒家學者所共同追尋的目標。而解決這樣一個問題,需要從先秦儒家,也就是儒學的原點處出發(fā),將相關概念梳理清楚。
“選賢與能”出自《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芭c”通“舉”,“選賢與能”亦作“選賢舉能”,即選舉賢能之人。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